如今,无论是老手艺跨界创新,还是非遗走进学校课堂,亦或是非遗好物圈粉年轻人……近年来,我市切实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,一项项非遗在人间烟火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,从“展品”变“产品”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截至目前,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、省级非遗项目23个、市级非遗项目59个、县(区)级非遗项目93个,涵盖了民间文学、传统音乐、传统舞蹈、传统戏剧、曲艺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、传统医药、民俗和传统体育、游艺与杂技等十大非遗类别。
今天,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非遗背后的传承人、发扬者,在他们的代代守护和与时俱进中,感受自贡非遗的生机活力,坚定文化自信。
把传统龚扇编出现代新意
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龚扇制扇技艺,在第五代传人龚倩手里,经过创新和演变,做成了耳饰、胸针、手提包、冰箱贴等多元化文创产品,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。
“最近正在联手与国家级非遗项目成都银花丝合作一款吊坠,目前已经完成了设计稿,将在兔年春节左右推向市场,期待两项国家级非遗迸发出的精彩。”龚倩告诉记者,在机械化生产普及的今天,纯手工技艺弥足珍贵,自己想要做带有“非遗味”的饰品,让老手艺有新呈现。
一把龚扇便宜的几千元,贵的两万多元。为了让这份手艺能够更接地气,成为大众看得着、带得走、用得上的生活日用品,在继承祖辈技艺的同时,龚倩对龚扇竹编产品进行了大胆创新,使龚扇作品及产品由单一型发展到多样型,形成了以传统龚扇竹编、摆件、挂件、文创产品为主体的四大类产品。“产品多元化后不仅销售额提升,还把龚扇广泛地宣传出去。”龚倩说。
龚扇发夹30元、耳环140元、冰箱贴一套280元、恐龙摆件320元……在市图书馆一楼的龚扇店面内,记者看到,相比于一把龚扇的价格,文创品要“亲民”许多。
为了让龚扇技艺广泛传播,龚倩转变思路,成立龚扇传习基地,让参与者能够动手体验龚扇竹编的部分制作过程,并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了初步体验、深度体验、亲子体验三个层级的竹编制作体验。明年年初,收藏有20余件历代龚扇作品的龚扇博物馆也将落成并免费对外开放。
不仅把人“请进来”,龚倩和徒弟们还积极“走出去”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,每个星期龚倩都会前往轻化工大学授课两次。“学生非常喜欢龚扇技艺,编制竹具成了很多学生的业余爱好,他们课余时间还经常去我的传习基地实践。”看到学生对传统手艺的热爱,龚倩特别高兴。
在机械化生产普及的今天,手工技艺更显弥足珍贵。二十多年来,龚倩坚守着龚扇技艺,无论经历了多少困难,龚倩从未想过放弃,为什么?她的回答简洁又坚定:“保护传统手艺的责任。”
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媒体
打开抖音搜索“蜀颉扎染”,从壁画到手提包、从玩偶到服装……国家级非遗“自贡扎染技艺”项目保护单位自贡市扎染工艺有限公司的一件件扎染产品,鲜活地呈现于此。正如账号上的介绍所言:“一个致力于将非遗文化及非遗好物分享给大家的扎染妹儿。”
“借力新媒体平台,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在消费市场发力,正成为文化新业态中的一股新势力。”自贡扎染传承人、市扎染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创新设计总监、市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东琼介绍说,最近两年,公司开始在淘宝、京东、微信商城上开店,今年更是开设了抖音账号,变着花样展示自贡扎染。同时,公司还打造了自贡扎染技艺传习中心,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非遗传习培训活动,促进“企业+农户”居家就业,并积极走进校园开展扎染公益科普活动。
记者注意到,在一条“扎染也能走上时装秀”的抖音短视频中,曹东琼和同事们穿上用扎染染制的衣服,有的提上扎染小包,有的戴着扎染围巾,有的抱起扎染玩偶,如模特般迈着台步依次登场。“希望能通过自媒体的方式,把传统手艺直接推到大众面前,打动一批批年轻人的心。随着这些年轻人的加入,将老传统变成新时尚,对非遗手艺重回日常生活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。”曹东琼说。
在线下,自贡扎染走进了景区和书城。在文轩书城自贡店,伴随着书香展示着自贡扎染的素雅之美;在自贡方特恐龙王国、中华彩灯大世界设有蜀颉扎染旗舰店,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打开了一扇自贡非遗之窗。
在一件件扎染产品中,记者发现不仅有我们所熟悉的壁画、工艺画,还有手机壳、扇子、被套、香包等生活用品,这些扎染产品不仅做工细腻,还融合了不少现代元素,让这项国家级非遗有了新的味道。“这就是用板蓝根植物染料,纯手工制作而成的扎染文创品,它不仅色彩淡雅,而且还永不凋谢。”曹东琼指着一朵蓝白相间的扎染玫瑰花说。
不仅如此,自贡“小三绝”之一的扎染还特别擅长诠释自贡的“大三绝”,有熠熠生辉的扎染台灯,也有灵动可爱的恐龙玩偶,还有天车林立的扎染工艺画。“每个季度都会设计5个以上的新产品方案,同时还与轻化工大学达成校企合作,为设计方案注入青春活力。”曹东琼一语道破蜀颉扎染能够不断“上新”的原因。
当传统文化遇上新媒体技术,如何抓住机遇传承创新,增强非遗项目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,将成为非遗传播者和传承人面临的崭新课题。
把千年钻井技艺发扬光大
“这里至今仍保留着旧时制盐的工艺与布局。”站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燊海井门口,70岁的刘汉朝说。
刘汉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”省级传承人。出生于盐工家庭的他自1972年起,便奋斗在传统井盐生产第一线,先后从事顿钻钻工、抠水工、井口管事、顿钻井技师等,与千年钻井技艺打了半个世纪的交道。
一直到现在,刘汉朝仍在为确保矿井的安全使用而不懈努力。去年年底,燊海井在提捞采卤过程中,汲卤筒卡阻在井下,上提下放均不可移动。经多次现场分析和技术勘查,发现井腔破损严重,急需抢险排危。刘汉朝临危受命技术攻关,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,利用顿钻加旋钻,这一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成功解卡。
刘汉朝并不健谈,但只要一谈及井盐技艺,他便滔滔不绝起来。他说,采用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凿成的第一口井叫卓筒井。其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杠杆原理,设立木质碓架,由工人分成两组在碓架上踩动,翘起碓头将连接着的锉头提起,然后跳开,锉头随着落下的碓头,在重力作用下向着井底猛力冲击顿钻,然后用牛做动力推动大车,通过绳索、天辊等将搧泥筒下到井底,并不断捞出岩屑,如此数年,终成一口深井,获取盐卤资源。
多年来,为了传承弘扬井盐深钻汲制技艺,刘汉朝用一双巧手制作了旧时凿井取盐和打捞、修治井的模具,供游客体验井盐的生产过程,让更多人了解自贡的井盐文化。“作为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的传承人,传承弘扬井盐文化,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刘汉朝说道。
用文化唤醒荣县土陶觉醒
用苏东坡的形象、诗词,与省级非遗荣县土陶制作技艺相结合,成为一个个造型各异的泡菜坛子——这正是画家,陶瓷艺术家刘勇最新创作的东坡系列泡菜坛。精湛的工艺、逼真的形象,成为今年11月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现场一大亮点。
“荣县土陶不仅‘会呼吸’还要‘会说话’,我所做的就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相结合,赋予荣县土陶生命和实用性,让它有质感、有温度、有趣味、有文化、有故事。”刘勇向记者介绍。
2021年11月,刘勇及团队入驻荣县土陶创意园。刘勇开始深入研究荣县土陶历史,找寻土陶发展足迹,梳理土陶发展脉络,赋予土陶丰富的文化内涵。从选矿、炼泥、拉坯到设计、创作、装饰、烧制,刘勇带领着团队安守这一方净土,日月兼程,开发创作出一件又一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土陶艺术作品。
如今,在占地7500平方米的荣县土陶创意园里,随处可以看到刘勇团队打造的上千款匠心独具的文创产品。在这里,一个个茶壶、泡菜坛、茶杯等陶罐之上,绘制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漫画,以及自贡独具特色的天车、恐龙、彩灯等元素。在这里,随着土陶文创作品的诞生,打破了荣县土陶用于生产工业酒坛和泡菜坛的历史,开启了荣县土陶由粗犷型工业陶向文化艺术陶转型的发展之路。
时代进步,许多传统技艺的手工制作环节被机器替代,但不变的是刘勇身上传承陶艺技艺的赤诚之心。刘勇把陶艺创作讲座引进自贡校园,义务为自贡职业技术学院、荣县职业教育技术中心的学生授课,用传统文化赋能美学教育,把荣县土陶的质感与传统文化的温度结合起来,更好地服务陶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。
记者手记:国潮之下,赋予非遗传承人文化自信
(来源:自贡网)
编辑:站点管理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