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
“诗与远方”携手 谱写美丽遂宁新篇章
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在文旅融合之路上,遂宁让“诗与远方”携手,迸发出蓬勃的内生动力。
近年来,我市每年加快建设重点文旅项目20个以上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4.65亿元增加到45.35亿元,年均增速7.27%;旅游收入从251亿元增加到563亿元,年均增速22.4%,稳居全省第一梯队。
傲人成绩单的背后,是只争朝夕的奋进。近年来,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关于文化、旅游的各项决策部署,聚力做优“大文旅”产业,建设“区域文旅康体中心”,构筑“养心文旅名城”,奏响了文旅融合发展新乐章。
仁里古镇莲里公园
推陈出新
文化事业繁荣发展
5月16日,记者走进市川剧团,演员们正在排练新创作的剧目《青山依旧》。该剧讲述的是传承家风的故事。“这部戏最大的亮点在于台词接地气、表演方式很亲民。”市川剧团党支部书记、团长刘世虎介绍说。
在传承中创新发展。市川剧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,多年来保持每年排练一部大戏的“传统”,推出了《诗酒太白》《苍生在上》等几十部大型剧作。坚持推进戏曲进院坝、进社区、进景区、进学校,让群众零距离接触传统文化,感受川剧的魅力。
川剧《诗酒太白》
近年来,我市每年开展送文化(戏)下乡超过300场次,常年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.2万余场,向城市社区拓展放映1000场;新年音乐会、“月是遂州明”万人赏月诵中秋沉浸式文旅游园活动、涪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持续开展,为文化传播打造平台,成为创新融合、亲民惠民的示范。
文化惠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,公共文化基础建设不断完善。遂宁市文化中心文化馆、博物馆、图书馆、非遗展示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竣工开放,成为市民打卡的新地标。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成,每万人公共文化场馆面积由231平方米增加到1109.4平方米。全市6个图书馆、6个文化馆、3个博物馆、3个美术馆、119个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(服务中心)全部实现免费开放。
遂宁图书馆
大胆创新
旅游产业提质增效
走进浪漫地中海海洋之心,3000多平方米的人造天空穹顶代替传统屋顶,让游客与日月星辰相伴。由国家一级导演赵京生创编的全球首部浸没式Titanic主题秀——《爱·永恒》在这里上演,以爱之名,诚邀八方游客。
“诗与远方”携手同行,让文化有了“栖息地”,也赋予了景区独特的文化魅力。文旅融合发展,让遂宁变成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。
浪漫地中海海洋之心
近年来,我市大力实施“+文化”“+旅游”战略,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。“通过出台并修订旅游品牌创建奖励和宣传营销补助办法、支持中小文旅企业应对疫情加快文旅产业恢复振兴十六条措施等,不断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。”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产业促进科科长韩镇阳介绍说,我市文旅政策扶持体系日趋完善。
持续深耕,久久为功,终见成效。大英县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,为干屏村创建为首批天府旅游名村,荷堂上院—禅意民宿创建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宿。舍得酒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,安居区海龙村等2镇2村获评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。
安居区“海龙凯歌”农旅园区
不仅如此,我市还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会同兄弟市州协同发展。与潼南成功举办2021年中国旅游日等多个主题宣传活动,与成都、潼南共同设计打造巴蜀旅游走廊精品旅游线路5条。2021年节假日,游客接待量达810万人次,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37.34亿元。
近年来,我市深入推进“1336”总体战略,以养心文化为核心、创意旅游为驱动,坚持极核突破、全域发展,成功构建“两核三区一环”空间发展旅游格局,文旅融合美好蓝图徐徐展开,遂宁旅游品牌逐渐享誉全国。 (遂宁新闻网 郑威)